首页 >  网红曝光 > 小杨哥回来了代价是14亿!

小杨哥回来了代价是14亿!

  这个曾以“全网最低价”席卷抖音的顶流主播,带着1.2亿粉丝的流量神话,在“香港美诚月饼”的质疑声中轰然坠落。

  直到2025年3月23日,合肥市场监管局用一纸通报宣告三只羊“复活”:罚没款6894.95万元缴清、赔付2777.85万元到位、89项整改措施验收合格。官方认证“三只羊公司具备恢复经营条件”。

  当天仅过了半小时,三只羊网络也发布了一则求生欲满满的“关于停业整改情况的通报”。

  通报内容主要提及,三只羊砍掉80%合作品牌、签定3家第三方品控机构、主播签“违法违规必退”生死状,甚至开设“三只羊网络售后”账号垫付退款。

  三只羊吃下的这张直播行业史上最大罚单的背后,是顶流主播的一场自救,更是整个行业的集体反思。

  起直播间售卖的号称香港高端的月饼实为广东贴牌,标榜“澳洲谷饲”的牛肉卷实为合成肉,就连带货的茅台都被扒出存在“拔帽”假酒……

  6894.95万的罚没款,2777.85万的赔偿款,加起来是将近1个亿的数目。

  另外,《2024年度中国网络主播净收入排行榜》显示,去年有1/3时间都在停播状态的小杨哥,居然还能以18.9亿元的收入排在第四位。

  不过,对比2023年的32.1亿收入,还是少赚了13.2亿元。所以粗略计算,这场月饼风波给小杨哥带来的损失至少是14亿。

  有错就要认,挨打要立正。三只羊即使有再多的不情愿,也不得不吞下这张天价罚单。

  据合肥市场监管的信息,除了交钱之外,三只羊还需按要求实行89项整改措施,从选品、宣传到售后,里里外外都来了个大整顿。

  比如,引入第三方品控,给产品质量请个“铁面判官”;压减80%合作品牌,只留下精华,要“断舍离”,重新打造靠谱品牌阵营;开设“先行赔付”售后账号,想给消费者吃颗“定心丸”。

  还有人更直接,认为这罚款就相当于‘复出入场券’,交了钱就能继续在直播界‘潇洒’了?

  这种质疑也不奇怪,毕竟在大家心里,信任一旦崩塌,就像摔碎的镜子,再怎么粘都有裂痕。

  话说回来,其实在整改的这段日子里,三只羊可没闲着,一直在想方设法试探“水温”。

  又是转战视频号,自营品牌“小杨臻选”也转型了,开始卖高频日用品,从以前的五花八门啥都卖变成现在的日用百货专卖店。

  又是戴着绿鱼鲤鱼和红色狮子头套玩神秘。两位疑似大小杨哥的主播全程不说话,只靠几个简单手势交流,这操作,就像是偷偷摸摸揭开一点门缝,看看外面的世界对自己是什么态度。

  但转型之路可不好走,试水直播的数据惨不忍睹,场均观看量只有巅峰期的1/10。

  这届网友可太有意思了,一边盼着三只羊回归,一边又忍不住嘲讽“是不是换个马甲又来割韭菜了”。

  据悉,已有超1600名达人与三只羊解绑,部分头部主播如红绿灯的黄、七老板、陈意礼等取消了三只羊的MCN机构认证。

  曾经在直播间里一起喊着“上车”的热闹场景,如今已成为过去式。那些曾经依附于三只羊这棵大树的主播们,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。

  飞瓜数据显示,疯狂小杨哥账号相比去年巅峰时期的超1.2亿粉丝,已经掉粉超1200万。曾经一口一个“家人”,如今却被“家人”抛弃,这种从云端跌落谷底的滋味,估计小杨哥自己也没想到。

  而这1200万的掉粉量,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打在了小杨哥的脸上,也让整个直播行业看到了消费者的力量。

  合作品牌也跟着“跑路”,流失了65%,曾经那些抢着合作的品牌,现在都躲得远远的,生怕被三只羊的负面新闻给拖累了。

  曾经吹得神乎其神的“全网最低价”,现在就像个被戳破的气球,碎成了一地塑料泡沫。

  有员工透露,现在的三只羊就像《权力的游戏》里混乱的维斯特洛大陆,旧部散了,新团队还在艰难磨合。

  国内市场受阻之际,三只羊尝试过将目光投向海外,试图在跨境电商的蓝海中找到新的生机。

  在TikTok东南亚地区,他们复制国内的切片模式,招募大量剪辑师,批量生产带货视频。

  在新加坡,小杨甄选直播间也曾取得过单场GMV登顶榜单的佳绩。他们计划带着中国的优质产品,在海外市场开启新的征程。

  但海外市场可不是那么好闯荡的,文化差异、消费习惯的不同,都给三只羊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

  在国内,主播们靠一些夸张的表演和精心设计的剧情,就能吸引消费者下单。但在海外,消费者更加理性,他们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。

  究其原因,直播带货已来到了下半场,消费者想要的不是“全网最低价”,而是撕开包装后的真实,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质量。

  在这个直播江湖里,曾经的“割韭菜”模式已经逐渐行不通了,如今是“拼质量”的时代。谁能真正为消费者着想,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谁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站稳脚跟。

  在外国市场如此,在国内市场更是如此。如此浅显的道理,希望三只羊能真心看进去并且落到实处吧。

  在看似风光无限的直播带货江湖里,塌房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,让那些曾经站在流量顶端的头部主播们纷纷“落马”。

  “快手一哥”辛巴,曾在2020年因为“糖水燕窝”事件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职业打假人王海直接揭露产品造假,这一锤下去,打得辛巴措手不及。最后,他被罚款90万元,账号还被封禁了60天。

  今年年初,辛巴又因一款乳铁蛋白产品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,并收到了一张175万元的罚单。

  此外,还有因偷税漏税直接被全网封杀的薇娅、因“天价眉笔”事件口碑崩塌的李佳琦、因说多错多而人设崩塌的董宇辉、因身陷“真假红薯粉”事件而被禁言的东北雨姐……

  根据《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年度报告(2024)》,主播消费维权舆情数据占比为39.3%,这意味着每卖出10件商品,就有近4件存在品质或宣传营销的问题。

  抖音率先行动,推行“信用保证金”制度,就像是给商家戴上了一个“紧箍咒”,让他们不敢轻易乱来。

  “交个朋友”直播也在求变,自营占比超50%,力求从“中间商”转型成“产品家”,靠产品质量说话。

  当“红狮子头套”成为流量密码,当“退一赔三”沦为营销话术,直播江湖的残酷法则正在改写。品控比流量更硬核,真诚比套路更长久。

 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所言:“信任是最昂贵的资产,它破碎时震耳欲聋,重建时寂静无声。”

  在这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直播世界里,无论是主播还是商家,都该好好掂量掂量,是要短期的流量泡沫,还是长期的信任资产。

  毕竟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,他们的选择,将决定谁能在这场直播浪潮中笑到最后。